在博川校区E5-116教室,一位专攻财务管理的学生细致地记录下“金融领域的淮海战役”这一主题——这并非普通的课堂笔记,而是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在金融实践方面的独特课程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,东软红思政展厅为博川校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送去了一场题为“算盘与枪杆子的辩证法”的专题讲座。讲座从历史的深处展开,将红色金融的智慧与青年学子的专业成长紧密相连。
本次讲座是东软红思政展厅工作团队历时一个月精心筹备的成果,旨在通过生动的历史讲述和深入的理论剖析,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党史这部“生动的教科书”的内涵。
在讲座中,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桦和赵双乐老师以丰富的史料为线索,生动地描绘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在金融领域的卓越智慧与创新举措:从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在瑞金的艰难创立,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上海展开的“银元之战”;从黄亚光等革命者在设计苏区货币图案时的匠心独具,到新时代坚持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——无数生动的案例深刻地证明了“算盘”在“枪杆子”背后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。这些红色金融人凭借非凡的智慧,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资金的筹集、经济的稳定与发展,在新民主主义革命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、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两位老师在讲座的最后强调,这些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光芒的金融实践,其核心在于对客观经济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运用。
历史的回声在教室内激荡,最终聚焦于当代青年的责任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桦特别指出,红色金融所蕴含的信念、智慧与担当,正是当今财务学子需要深植于心的精神基因:“精打细算”的严谨专业素养,“服务大局”的强烈责任意识,“开拓创新”的不竭勇气——这正是“算盘”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升华。在场的学生深受感动,财务管理专业大二的王同学感慨地说:“革命年代的‘算盘’如此厚重!它教会我,专业精进不仅为了个人发展,更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。”
从烽火岁月里的“算盘”支撑“枪杆子”,到新时代青年以键盘托举强国梦想,这场讲座巧妙地连接了历史与专业、使命与未来。当讲座在掌声中结束时,那段关于信仰、智慧与担当的红色金融故事,已悄然转化为激励青年学子在专业道路上奋勇前行的无形力量。
同时,本次讲座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落实“思政+专业”教学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今后将开发更多的同专业相关的思政课程,不断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。